脈動疲勞試驗機:
這是比較早期的疲勞試驗機,此類試驗機使用電機帶動的曲柄連杆機構驅動一個(ge) 柱塞泵,將液壓油打入作動器的油缸中以驅動活塞頂出。作動器的加載負荷通過人工觀察係統壓力指示裝置手動調節溢流閥設定;作動器往複行程通過人工調整曲柄連杆的偏心實現,也就是單向振幅;加載頻率通過調整電機的轉速實現。從(cong) 作動器的角度來講,脈動疲勞試驗機采用的單向缸結構,在回程時隻能通過彈簧拉回。結構複雜、維修難度大、周期長。此類產(chan) 品屬我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產(chan) 品,目前上已基本淘汰了此類產(chan) 品。
限於(yu) 產(chan) 品開發當時的技術狀態,設備整體(ti) 的自動化程度不高。由於(yu) 是在靜態狀態下通過人工觀察係統壓力指示手動調節溢流閥設定加載負荷,所以不能準確設定動態疲勞加載的上下限負荷,誤差較大。在眾(zhong) 多用戶的實際使用中,也驗證了這一點。且由於(yu) 使用壓力傳(chuan) 感器間接測量載荷,故實際測量的載荷示值誤差較大。
脈動疲勞試驗機工作時,油泵每次泵出的油量僅(jin) 幾百毫升,活塞的行程較小,所以脈動疲勞試驗機基本上用於(yu) 建築工程上的岩土、混凝土、鋼結構等變形量較小的疲勞試驗。
由於(yu) 作動器的卸載(回縮)是依靠作動頭上彈簧拉回的,不具備雙向加載和控製能力,無法跟蹤試件自身的回彈,故基本無法保證疲勞試驗時下限載荷的要求,且誤差很大。某些特殊情況下,甚至易造成作動頭與(yu) 試件表麵的脫離,以至於(yu) 有時會(hui) 產(chan) 生作動頭敲擊試件的現象。
從(cong) 試驗的角度來講,脈動試驗機隻能進行脈動疲勞,對於(yu) 脈動壓縮和反向拉壓形式的疲勞無法完成。
在車軸車橋試驗中,軸體(ti) 產(chan) 生的變形較大,要求加載仿真的程度高(不然會(hui) 造成非軸體(ti) 自身因素產(chan) 生的試件失效,失去了試驗的意義(yi) )。試驗時,無論靜態還是動態試驗,均需在試件上有兩(liang) 個(ge) 平衡的加載點,左右加載點的加載動作和加載負荷必須一致。單台脈動疲勞試驗機不具備在車軸試驗中的兩(liang) 點加載能力,如要增加一個(ge) 加載點,必須在油路中並聯一個(ge) 做動器。但如此增加做動器的方式,則勢必對半降低加載行程,*不了車軸試驗的需要。另外的一種辦法就是將兩(liang) 台脈動疲勞試驗機並聯、同步,脈動疲勞試驗機生產(chan) 廠家的1000kN脈動疲勞試驗機就是並聯兩(liang) 台500kN脈動疲勞試驗機。但是這樣做的代價(jia) 就是成倍的增加設備投資,而且兩(liang) 台設備的同步效果是很差的。即使兩(liang) 台設備的加載動作可以同步,但加載的負荷也會(hui) 產(chan) 生較大的偏差,導致車軸試驗的左右加載差異,人為(wei) 地造成車軸試件的非正常失效,試驗數據不準確。
在車軸車橋的靜態剛度和強度試驗中,兩(liang) 台並聯的脈動疲勞試驗機也根本不可能由人工操作完成同步加載(脈動疲勞試驗機在靜態試驗時是由人工操作進回油閥完成的)。此外,由於(yu) 脈動疲勞試驗機缺乏完備的測控係統,無法實現試件各測點的變形測量和取得試驗曲線。同時,脈動疲勞試驗機由於(yu) 沒有力值反饋,*是開環控製,更無法實現載荷均勻加載和變形控製。由於(yu) 是開環控製,所以此類設備無法檢測試樣的動剛度指標,也就是無法檢測相位差,尤其對於(yu) 橡膠類、彈性元件類產(chan) 品就無法檢測其動剛度以及阻尼比等指標。
由此可見,脈動疲勞試驗機由於(yu) 自身作動機理上的限製,可以肯定此類試驗機*不適合車軸車橋的性能試驗。目前,國內(nei) 外諸多生產(chan) 廠家幾乎沒有再使用此類設備用於(yu) 檢測,這也從(cong) 另一個(ge) 方麵論證了上述結論。
電液伺服疲勞試驗機:
電液伺服係統有許多優(you) 點,其中zui突出的就是響應速度快、輸出功率大、測量和控製精度高,因而目前在航空、航天、軍(jun) 事、冶金、交通、工程機械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電液伺服技術是實現動態高周疲勞、程控疲勞和低周疲勞以及靜態的恒變形速率、恒負荷速率和各種模擬仿真試驗係統的*技術手段。目前已是上測控領域的主流,國內(nei) 也正在往這個(ge) 方向發展。
使用電液伺服閥對疲勞試驗機進行控製,可以實現、連續的壓力控製,不僅(jin) 能瞬時輸出脈衝(chong) ,而且可以由計算機控製其輸出正弦波、三角波或方波,使得疲勞試驗機的功能得以大大加強。不但可以做動態疲勞試驗,還可以做試件的靜態性能試驗。而且由於(yu) 在動態疲勞試驗中使用電液伺服閥進行載荷控製,可以地控製輸出zui小試驗負荷和zui大試驗負荷,不會(hui) 產(chan) 生由於(yu) 負荷輸出不準確帶來的疲勞壽命的測量誤差。
操作簡潔、方便,使用者隻需在電腦上輸入相應的試驗參數,係統即可全自動完成整個(ge) 試驗過程,不必再由人工進行繁雜的調整。同時,由於(yu) 係統程序的靈活性,各種非正常狀況均可被監測並處理,而且安全。
以目前技術發展的現狀看,電液伺服疲勞試驗機的缺點就是較低噸位的整機價(jia) 格較脈動疲勞試驗機高,有些用戶難以承受。但隨著試驗載荷增加到一定噸位以上(比如1000kN),電液伺服疲勞試驗機性價(jia) 比的優(you) 勢即顯現出來:大噸位的電液伺服疲勞試驗機價(jia) 格已經比同等噸位的脈動疲勞試驗機價(jia) 格相近。目前,國內(nei) 生產(chan) 疲勞試驗機的廠家裏,百若儀(yi) 器可以生產(chan) 2000kN以下的疲勞試驗機,其頻率可以達到50Hz。
眾(zhong) 多用戶目前已經意識到電液伺服技術的優(you) 異性能和突出的性價(jia) 比,相比較脈動疲勞試驗機(8Hz),開環控製。電液伺服疲勞試驗機的頻率可以達到50Hz,甚至更高,並且是閉環控製。越來越多的放棄使用脈動疲勞試驗機而轉向購買(mai) 電液伺服疲勞試驗機。這也是疲勞試驗機發展的主導趨勢。